欢迎光临商务印必威手机app馆,返回首页

北平行当访问记 平装

分享到:

定价:¥58.00

  • 者:183395 
  • 编者:
  •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本印时间:2020年08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292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536-3
  • 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主题词:访问记作品集中国民国
  • 人气:65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一部别致的北平百业录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王柱宇(1895—1961),湖北荆门人,早年在《舆论报》《亚东报》报章等任编辑,以“无赖子”为笔名闻名于北京报界。1930年代起,在《实报》《世界日报》开辟访谈专栏,因其取材之精,采访之深入,深受欢迎,连载数年而不衰。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本必威手机app是一部别致的北平百业录。1930年代,,记者王柱宇痴迷于北平的人间烟火味,游走在城市的各色行当间,其所访对象,既有传统的当铺和镖局,也有现代的看守所和饭店,甚至写到了贫苦人寄居的鸡毛小店。有人谓:“访问表面易,访问里面难。访问官厅易,访问下等社会难。”这份深入城市肌理的行当访问记,正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致复杂又井然自生的旧京江湖。

显示全部目 录

冰窖场访问记
瞽目院访问记
广播电台访问记
北平地方法院看守所访问记
金鱼池访问记
当铺访问记
镖局访问记
风筝铺访问记
北平市公安局侦缉队访问记
中医医院访问记
花市访问记
日升杠房访问记
众和风琴场访问记
女子西洋画校访问记
北京的小店风光
北京饭店访问记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前言:报纸中的市井北平
张 雷
发现王柱宇

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民家中最常见的两份报纸,一是《世界日报》,另一份则为《实报》。《世界日报》是由民国名报人成舍我创立。成舍我(1898—1991),湖南湘乡人,1913年开始记者生涯,1924年后开始创立世界报系。成氏不党不私的办报风格使他一生“本身坐牢不下二十次,报馆封门也不下十余次”。《世界日报》创刊于1925年2月,立足北平,初为四版,后扩至十四版。1937年8月因抗战被迫停刊,1945年5月复刊,至1949年2月最终停刊,前后共有十七年的历史。
相对《世界日报》的大而全,《实报》则走小而精的路线。《实报》由管翼贤创办于1928年10月。管翼贤(1899—1951),湖北蕲春人,早年留日,20世纪20年代步入新闻界。《实报》是一张四开小报,北平人称“小实报”,其坚持小报大办的原则,一版为国内要闻,二版为京味杂谈,三版为社会长篇小说连载,四版为本市新闻。《实报》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价格便宜,而且办报正派,不以低级下流媚俗,不用怪诞猎奇拉拢读者。张恨水的小说、宣永光的《老宣疯话》、张醉丐的打油诗,以及周日漫画毛三爷都是为读者称道的栏目。因此,《实报》一纸风行。夏日暑热乘凉,冬季围炉夜话,北平市民总有一张“小实报”在手。其最高发行量曾超过十四万份,为华北各报发行之首,执北平小报之牛耳。
1929年,《实报》在第二版开辟“每日丛话”的访谈专栏,作者名叫“无赖子”,日刊一篇千字文,发端于日常生活琐事,结尾阐明一条哲理,文笔轻松而隽永,不避琐屑,又不失严肃的态度,极受三教九流读者欢迎,因此拥趸甚众。据说北平人一日不看“谈话”,便觉得若有所失,其魅力如同磁石,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即使画坛殿军齐白石、梨园耆宿余叔岩、杏林国手施金墨,都以读“谈话”为一大乐事。1941年,天津必威手机app局选取其中的109篇,结集出版,而主持“谈话”的无赖子就是王柱宇。
王柱宇(1895—1961),湖北荆门县人,与《实报》老板管翼贤为同乡。早年来北京,先后在《舆论报》和《亚东报》等任编辑,以“无赖子”为笔名闻于北京报界。王柱宇的新闻风格,据其本人言:“我这人,没有别的长处。所最自负的只是实和直。我在新闻界,混了二十来年,总是始终如一。拿起笔来,没有写一句屈心话,没有撒过谎。”
20世纪30年代,北京各报的记者以及居于寸晷风檐的落魄王孙们,都是酒馆柳泉居的常客。王柱宇风度翩翩,常穿纺绸长衫,手持折扇,每每借饮酒之名到柳泉居搜集各方信息。连渊博的周作人读到王氏两篇关于北平烟土的文章,都觉得很有价值。王柱宇在《实报》所辟的访谈话专栏,之所以连载数年而不衰,雅俗共赏,与其取材于茶馆酒肆下层社会,并站在大众立场为老百姓说话颇有关系。
王柱宇不仅娴熟文章,而且精通皮黄,广交名流。王的家乡湖北荆门为汉调摇篮,他因此深谙汉调,学唱京剧可谓捷足先登,是北平的名票。1931年9月,北平记者水灾筹赈会在中和剧院进行公演,王柱宇与平津各大报记者合演京剧《四郎探母》,观者两千余人。而王柱宇的妻子胡淑季,艺名福瞻云,也是被王捧红的旦角。1936年秋,王柱宇等票友为庆贺马连良在西长安街六部口修建的新新大戏院落成,联袂彩唱传统剧目《失空斩》,由王柱宇扮演诸葛亮,轰动一城。
作为游走在北平市井的文人和记者,除梨园行之外,王柱宇与旧京必威手机app画界也颇有交往。例如齐白石曾为他镌刻过名章。1934年,齐白石又为他作《中流砥柱图》,图中一石如擎天一柱,昂然独立于海中,极目天际,红日冉冉升起,与浑黑巨石形成强烈视觉对比,寓“柱宇”之意。2007年,苏富比拍卖齐白石《中流砥柱图》,画中上款是王柱宇,落款钤印为老齐。
抗战前夕,王柱宇因其后妻福瞻云早年曾随父学过中医的关系,在家开设中医诊所,一时门庭若市,获得很大利益。而且在《实报》谈话栏目上,有关中医的玄妙论述逐渐增多,并且声称发明一种精神诊断术,即不用望闻问切,尤其不用西医的种种方法,得出病源,纯用中药,处立方剂。抗战初期,王柱宇蛰伏北平,前妻告发他行医骗钱,结果被日人驱逐出京,避居唐山、天津间。1946年,王柱宇不顾北平警察局禁令率先报道美军强奸沈崇事件而名声大噪,并引发随后的全国抗议风潮。不过,王柱宇本人也因此遭到拘留,这却为他在1949年之后赢得一线生机。……

王柱宇与“北平访问记”

王柱宇以《实报》声名鹊起,同时在《世界日报》兼职。王柱宇至迟于1930年便为《世界日报》工作,在商业界版设有“漫谈”,后改为“漫言”,同时还负责报道菊讯。1931年起,王氏又在《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连载《无奇不有》《择女婿》和《与世沉浮》等长篇世情小说。1932年,王柱宇在《世界日报》创办访问栏目,专门采访北京的艺人和行当,如同《实报》的“谈话”栏目。只是“谈话”侧重于议论,而“访问”专注于对话。
1928年之后,政治南渡,北平洗尽铅华,剩下数朝积累的深厚文化底蕴。王柱宇痴迷北平的市井烟火,进行社会调查。王柱宇阅览丰富,妙笔生花,深谙市民之道,凭借强大的社会网络,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北平市井之间,访问社会百业。王柱宇起初自定的访问范围是名人、名地和名事。譬如焦德海、沈三属“名人访问记”;花市访问记之类属于名事访问记。这类访问记着眼之处,注重兴味和常识,而兼及故事。之后,王柱宇的访问开始不避琐细,雅俗共赏,既有旧时人物访谈,也着墨贩夫走卒,一派旧京风貌跃于纸上。
关于北平的艺人访问记,王柱宇择立的标准是:一以艺术或技术为良好资料;二被访问之当事人,以第一人为限,即所访问艺人为行业翘首。因此,所访之人往往被视为行业第一人,争端也由此而起。例如象棋国手那健庭的访问记刊出之后,另一象棋名家张德魁认为那氏一派胡言,要求停止刊载,并且约战那健庭。又有涉及怪奇虚幻的描写如太极名家李伯英,意如小说传奇,真假莫辨尚请读者鉴别。
王柱宇对于艺人的访问角度有时令人出其不意。1935年,梅兰芳应苏俄文化委员会之聘出国献技,轰动一时,而报章所载半属宣传性质,不免夸大其词。为了追求个中真相,王柱宇访问梅兰芳的琴师,即有“胡琴圣手”之称的徐兰元,连载五十余天,以琴师的角度讲述北平梨园界。例如徐兰元随梅兰芳去苏联演出,他点出当地的平民之苦,特别是华人的遭遇。一介琴师对苏俄社会的观察,竟然超越许多同期欧洲名学者的苏俄之行。
对于北平的行当,王柱宇的访问既有传统的当铺和镖局,也有现代的看守所和饭店。不过相对于访问艺人,访问北平市井行当往往更难。正如王的友人所言:“访问事业,访问表面易,访问里面难。访问官厅易,访问下等社会难。访问官僚易,访问平民难。盖任何一种之情形,有表面与里面。而表面情形,非奉公守法不可。里面情形,不免作奸犯科。若从事访问,则其里面,不肯告人矣。”因此,王柱宇的市井行当访问往往更有价值。例如北平的鸡毛小店和妓院“如此下处”的访问甚为难得。总之,王柱宇的访问记涵盖北平的代表艺人和行当,以传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精致复杂,而又充满底蕴和烟火的旧京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