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商务印必威手机app馆,返回首页

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20) 平装

分享到:

定价:¥78.00

  • 主编:  
  • 出版时间:2020年03月本印时间:2020年03月
  • 版次:1印次:1页数:430页
  • 开本:16册数:1 卷数:1
  • ISBN:978-7-100-18041-2
  • 读者对象:改革关注者
  • 主题词: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政治体制改革中国
  • 人气:14

显示全部编辑推荐

总结新中国七十年各方面的经验与成就,展现七十年“中国道路”探索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各方面的发展经验和成就、经济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历程、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和举措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改革与发展中一些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内容翔实,举例众多,阐述深刻而生动,为人们全面而深入地重现了七十年来国家走过的每一个步伐。


 

显示全部作者简介

魏礼群,江苏睢宁人,名经济学家。曾经先后担任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体制改革和法规司司长,国家计委党组成员兼秘必威手机app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研究室党组必威手机app记、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必威手机app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家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和智库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应用经济组组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参加或主持过党中央、国务院大量重要文件和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的起草工作,负责过大量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对国家决策有重要价值的科研、咨询成果。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100名经济学家”,2015年入选“中国智库建设十大人物”,2017年被评选为2016年度“十大智库人物”,2018年入选“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智库建设40人”。

显示全部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研究(2020)》由魏礼群主编,全必威手机app分四编,主要结构如下:第一编是“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二编为“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第三编为“国家治理与政府改革”,第四编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全必威手机app共36篇文章,分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各方面的发展经验和成就、经济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历程、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的得与失、社会治理中的问题和举措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改革与发展中一些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内容翔实,举例众多,阐述深刻而生动,为人们全面而深入地重现了这70年来国家走过的每一个步伐。
作者简介:

显示全部目 录

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历程回顾与面临任务(代序)..................................魏礼群 1
第一编新中国70年变革与发展.......................................................................23
新中国70年国家治理的形成和发展...............................................许耀桐 25
“中国道路”探索与新中国70年成就、经验启示.........................张占斌 39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丁茂战 54
新中国70年社会体制变化研究.......................................................丁元竹 72
新中国70年社会组织方式的三次变化...........................................龚维斌 87
新中国70年人民生活变迁研究.....................................................曾省存 100
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研究.................李娣任宇 120
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中国70年农村发展改革的成就、经验及展望.............蒲实 134
第二编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141
“十四五”是中国进入高收入国家关键期.....................................张卓元 143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发展改革新动力
 ——“十四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初步思考...................迟福林 152
自贸区战略2.0: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张茉楠 168
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朱振 176
拉美发展模式分析与中拉合作启示...............................孙金阳吴涛 184
大转折:第二次改革开放的契机...................................................边泉水 194
国有企业参与公共产品生产的国际经验与借鉴...........................陈家浩 204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亟须统一规范“证券”概念.......................刘青松 215
第三编国家治理与政府改革...........................................................................227
坚持处理好全面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李林 229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王露 张红安 236
京津冀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吴长军 243
破枷锁减门槛为“双创”升级松绑解绊.......................................姜泽卿 256
抓紧补齐智库建设法治化这块短板...............................................石伟 261
便利融资的新途径研究...................................................宋翰乙 刘康 269
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安森东 276
推进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建设的政策建议.......................................张文杰 284
重整政府收入体系研究...................................................................冯俏彬 294
第四编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309
高等教育与脱贫的关系研究...........................................................张抗私 311
从“和谐发展”到“共享发展”
 ——习近平总必威手机app记关于社会福利重要述的发展......李芳李影 328
共建共治共享视野中的业委会参与社区治理...............................巢小丽 339
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虚拟社群参与逻辑
 ——基于对城市社区更新中虚拟民众组织的案例
   考察.......................................................................李振锋 张弛 349
家庭教育培训机构乱象及其治理...................................................黄文浩 360
文化礼堂:社会治理创新基础上的综合性建设工程
 ——基于对浙江宁波回龙村的考察...........................................贺少雅 369
法治背景下社会文明建设研究.......................................................黄海燕 379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当代”?...............................................余佳 390
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以《社会治理》杂志为例...................................................朱瑞 400
降低死亡率:卫生健康政策的现实与未来...................................王宏亮 412
社会治理共同体:概念界定与政策思考.......................................陈鹏 421
后记.......................................................................................................................429

显示全部精彩试读



(一)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是,以建立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为动力,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组织和整合起来,形成了最广泛社会共同体;以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最大限度地感召和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行动,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国家以强大的社会管控能力、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成功地应对和抵御了各种困难与考验,在较短时间内奠定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就为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广大劳动者由奴隶变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劳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这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社会制度基础。这也是最根本的现代宏观社会治理的起始。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扫除旧社会的污泥浊水,迅速地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彻底结束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状态,凝聚起建设新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我们党领导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有步骤地进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革除旧社会弊制,建立新社会秩序,包括:(1)在基层社会废除长达3000年之久的保甲制,建立新型乡政权、村组织的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党的组织体系深入到了广大厂矿、农村、机关、学校、社会团体之中,成为各方面的中坚力量;(2)镇压危害城乡的土匪、特务、恶霸、地痞、流氓和反动会道门组织,重建稳定社会秩序;(3)铲除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4)解放妇女,推行男女平等制度,废除封建婚姻制度,促进社会公平;(5)在全社会开展扫除文盲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6)建立社会救济制度和劳动保险制度;(7)在全国继续完成土地制度改革;(8)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同时,大力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治理结构;在此前后,制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土地改革法》《婚姻法》等等。从1949年到195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其部委颁发重要的法规性文献为1261件,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人民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城市,建立了单位制体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由所在单位进行管理,还建立了街居制(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体系,主要管理城市中没有单位的一般居民;在农村,依靠乡政府和村组织及生产合作社来实现对农民的管理。与此同时,逐步建立了城乡基层社会运行的组织系统与制度框架。

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随着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国家全面管控社会和高度组织化的治理模式。在城市,普遍实行单位制和街居制的社会管理模式。在农村,普遍组建合作社和1958年之后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制度。社会资源以计划配置为主,社会整合以行政手段为主,社会事业发展由国家或集体包办。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规范和管理人口流动。1958年1月,颁布《户口登记条例》,建立严格区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城市,依托企业建立了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工伤、抚恤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在农村,建立了基础教育和合作医疗制度,对困难户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送、保葬(对孤儿则保教)的五保等制度。这些制度,有力地避免了西方国家在工业化早期付出的巨大社会代价。同时,国家发挥社会主义互助互爱、团结协作的优越性,在抗御大自然灾害中提倡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特别是在全社会大力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在各条战线树立典范,使先进事迹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人们的灵魂,形成甘于奉献、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和氛围。这个历史时期社会治理道路的探索,显示了重要的历史作用。